我校2位博士研究生申请的课题获中国法学会202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

发布者:孙婷发布时间:2022-09-05浏览次数:378


近日,中国法学会发布202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示公告,我校共9项课题喜获立项,其中包括经济法学院2位博士研究生申请的2项课题,分别是2019级博士生丁瑶的《数据要素市场行政壁垒法律规制研究》和2020级博士生陈亦雨的《区际碳转移的法律调整》,向她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左图为丁瑶,右图为陈亦雨)

为了更好地了解她们的学术科研和课题申请经验,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特地采访了2位博士生和她们共同的博士生导师陈婉玲教授,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她们的分享。


一、课题申请前的准备

丁瑶:

    感谢导师第一时间在师门群里分享课题申请信息,鼓励在读博士生积极参与。我对此次课题申请进行了充分准备首先,在选题方面,逐项对照课题指南寻找与自己研究领域契合的选题。课题申报研究应当与自身的学术研究保持连贯性,这样才能保证对课题选题所涉及的问题把握精准、理解深刻、论证充分。其次,课题申请前尽早开展准备工作。资料收集和课题论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中国法学会课题多采取“立项评审和结项鉴定”合并的方式,在课题申请时即要求取得相应研究成果,因此,更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本人一直跟随导师研究区域经济法治问题,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阅读和知识储备,在课题申报公告时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后续课题申请时再进行集中丰富完善,保证提交研究成果的质量。最后,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注意语言简练、理顺逻辑。因课题申请书有字数要求,需用尽量简洁凝练的学术语言概括研究主旨和脉络。同时,提交的申请材料也应注意格式规范性,秉持认真对待的态度。

陈亦雨:

我此次申报课题的主题是《区际碳转移的法律调整》。我在读博初期走了许多弯路,或许是太想让自己的文章看上去“理论性强”、“高大上”了,反而脱离了现实,写出来的东西很空洞,学术价值低。博导陈老师因此一遍又一遍跟我强调,写文章要关注时代发展与现实问题,不能“空喊口号、无法落地”。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各类国家政策、财经新闻以及身边的相关现象,并细心收藏和整理,逐渐积累起了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这个过程中,我关注到,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山西、内蒙等资源型区域正经历着巨量的碳排放利益外溢,但目前还几乎未有法学的学者关注过其中的利益协调和责任分担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与陈老师带我研究的“区域行为外部性”、“区域发展权”等理论非常契合,又融合了国家绿色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两大战略重点、是国家发展进程中亟需重视的现实问题。于是我在征求了老师的意见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申报了这个主题。

在申报此次法学会课题之前,陈老师已经带我们参与过国家哲社、发改委等多次高级别的课题写作与申报。每次申报,陈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如何选题、拟题、理顺逻辑、搭建框架、组织语言……我自身资质平平,刚入师门时基础也不扎实,感谢老师系统、细致的科研训练和基本功的打磨,入陈门两年,获益颇丰。


二、学术科研经验分享

丁瑶:

1.保持问题意识。在选题时应保持问题意识,针对国家法治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前沿问题进行切入,否则整个研究就会非常散乱,缺少主心骨,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此次中标选题即是立足数据要素市场与区域经济法制的交叉领域挖掘问题、展开论证。要关注时代、关切现实,善于提出并解决问题。

2.保证长期积累。学术研究是获取知识、继承和发展理论、开拓新领域、探索新发现、提出新思想的研究活动。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

3.敬畏学术、重视细节。不管是论文中的语句措辞、引注内容,还是课题申报与论文投稿时的格式细节,都要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规范。

陈亦雨:

1.做好科研规划。做科研不能着急,没有系统化的理论积累,很难去深入分析、推演现实问题,更难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如果有做科研的兴趣,不妨在本科、硕士期间就好好读书积累,不要想着投机取巧去做“短平快”的事,那反而是在浪费时间。博士三年太短了,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打定主意要读博,真的需要趁早规划,不然博士三年就很容易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地度过,被各种事情裹挟,很难沉下心来研究问题。

2.注意积累方法。我认为也不用直接就去啃大本的理论书,那可能太枯燥了,建议可以自己找个实际问题作为要写的文章主题,带着问题去翻书、琢磨、整理、写作,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这些书“挺有嚼劲”,也更容易激发兴趣、坚持下去。

3.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培养是有规律的,这是一个从“认识理论工具”到“利用理论工具”到“内化理论工具以形成思维范式”的过程。在写文章写到“肚子里没墨”的时候,去翻翻理论经典,或者向老师讨教,就总是能从前辈们的论述中得到新的思路。


三、博导眼中的她们

陈婉玲:

祝贺丁瑶和亦雨双双斩获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对于博士生而言,能够获此立项实属不易,这是她们几年来在学术上孜孜不倦苦练内功、勤奋努力厚积薄发的结果。丁瑶和亦雨分别是我带的19级和20级博士生,是我们区域经济法治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入学以来,她们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和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不仅勤于思考,勇于表达,产出一系列重要成果,还踊跃参加社会实践调研,为地方政府、中国法学会撰写一系列的立法建议和决策咨询报告。两人连续两年同时获得学校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项目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一等资助,陆续在C级刊物和重要报刊发表相关论著,从这些学术活动的社会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法治理论研究和立法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丁瑶同学与我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源流追溯与认知纠偏》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这种学术认同对一个在校生而言已是至高的荣耀。

成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说实在的,当2月份我把法学会课题申报公告转达她们的时候,就对她们获得立项充满信心。因为经过几年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基本功的不懈打磨,她们已经扎实掌握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熟谙了学术创作的基本路径,养成了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学术韧劲,迅速成长为区域经济法治研究的新锐。两位的成长过程有力地说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只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定能获得收获的喜悦。再次祝贺两位青年才俊,她们很棒,加油!


(图为陈婉玲教授带着2位博士生开展调研)


四、她们心中的博导

丁瑶:

导师陈婉玲教授是一位对学术满怀热情、严谨治学、待学生如己出的好老师。陈老师在全身心投入学术科研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性、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课题参与方面,无论是国家重大课题,还是省部级课题,以及各类智库项目,导师都给予我们参与的机会,从课题的论证、资料收集、申请、阶段性成果研究、课题结项等全流程训练、跟进,给我们深度学习、实练的宝贵机会。

师门读书会也是导师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特色。师门几乎每周或隔周举办读书会,围绕选定主题或相关书目做资料收集,在读书会上交流分享、集中研讨,或由大家围绕正在研究的论文进行讨论。师门读书会既锻炼了我们的资料阅读分析能力,又能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形成合力。

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陈老师还经常带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与学术会议,开拓学术眼界。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等进行实地调研,将学术理论立足于实践问题;此外,陈老师还鼓励学生们积极投稿,参与经济法年会、经济法30人论坛等学术会议,争取会上发言机会。

老师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每次去导师家,老师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书籍,论文精雕细琢、修改许多遍后才算完成。老师很爱学生,经常留我们在家中一起吃饭,汤老师用心准备美食,大家一起说说笑笑,让吃了许久食堂的我们感受家的味道,这些都将成为师门美好的回忆。

陈亦雨:

培养学生的理论溯源意识。我早在大三时,就修习了老师《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的课程。从古典自然法学派到华政建筑灵感的由来,从社会法学派的兴起到当下各类经济现象的讨论,对各类问题追根溯源的态度,让课堂有一种“醇厚”的味道,让每句话都很值得细细琢磨。读博之后,不论是读书会上的书单和讨论,还是指导论文时的方法和思路……老师都非常强调做研究时的理论溯源意识,不仅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质感,也让我们的思维更为严谨和发散。

坐“冷板凳”的态度。陈老师在取得颇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仍然每日笔耕不辍、悉心培养弟子,把人文情怀自觉地融入于做研究的全过程……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和坚持,才形成了如今老师的深厚功底与修为。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发自内心敬佩,也使我深切地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更加需要拒绝“躺平”消极心态,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胸怀,突破功利主义的认知局限,静下心来日拱一卒、苦练内功。

大家庭式”的师门。陈老师和她的家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大家庭式”的师门,老师带着硕博学生定期开读书会、出去游玩,我们快乐地在老师家里蹭吃蹭喝蹭拍照。我们像一家人一样,长幼有序、勤谨治学又其乐融融、打成一片。“学者当自树其帜”,我们师门一定会在老师的引领下,继续加强基本理论攻关、丰富区域法治理论体系,在自身领域开拓新的天地。


(师门大家庭在陈老师家的花园举办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