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成功承办上海高校研究生导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科工作坊——法律专业学位学科工作坊

发布者:孙婷发布时间:2022-11-02浏览次数:32

 

10月23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2022上海高校研究生导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科工作坊——法律专业学位学科工作坊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由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韩逸畴主持。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上海高校研究生导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是上海市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导师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邀请领衔学科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结合自身带研究生的经历和学科建设,分享各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有益经验和创新举措,建设跨院校跨学科导师协同团队,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发挥排头兵高校的引领作用,打造同行专家交流的高端平台。


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综合实验中心主任,上海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洪冬英教授作了题为《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叙事与当代思考》的主旨报告,她通过分析“套用学硕培养模式、类同化培养模式、分类培养模式”三个制度阶段,指出在国家对专业学位发展规模的调整、专业化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专业化学位培养改革整体推进的背景下,要确立不同于学术硕士的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坚持分类原则和实践导向,细化法律硕士的专业方向,形成不同于法学硕士培养的独特方法,以适应现阶段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不断建设的需要。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教授进行题为《刑法学研究的基础和情怀》的经验分享,他分“硕士-专业硕士-刑法学”三个层次展开探讨,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脉络,提出刑法学研究坚持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理念。他介绍了刑法学研究导师队伍不断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师资团队为硕士的招生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孙院长梳理了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在人工智能犯罪、金融犯罪方向不断开疆扩土、打造环境犯罪研究基地、涉外刑事犯罪方向不断完善研究体系的历史。他还从“理论、实践、情怀”三方面展开,分析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培养上的差异。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钱玉林教授进行了关于《法律“专硕”的意义》的经验分享,他提出了“设置专硕的目的”“硕士招生规模的影响”“双导师制的实际功能评估”等问题。孙院长通过分析比较“学硕”和“专硕”在社会认知、培养方案、实际培养以及毕业去向等方面的差异,对法律“专硕”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了深刻探讨,并在最后提出了“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合并学硕和法律硕士的培养”的制度构想。


随后,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韩逸畴副主持题为《法律专业学位教育漫谈》的微论坛。在讨论中,四位老师主要围绕“双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职责”“法律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中教与学的关系”“法律博士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对双导师制度的落实、法律硕士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以及法律博士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答疑解惑,提出了增强实践考察、强调实务部门和高校的联合培养等建议。

 

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演讲和微论坛交流环节,都紧紧地围绕着法律专业学位学科培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展开,为上海各高校的导师们积极探索与有效开展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可供借鉴的经验。